古语有云:“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为了加快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我校优秀教师资源,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氛围,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3月26日下午,抚顺市学院附小在四楼大会议室隆重举办了“伙伴合作共研,师徒比翼双飞”——第五届“青蓝之约”拜师仪式。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教导处主任林琳主持。
一段视频:承载回忆
岁月无声,年轮重叠。“出师”仪式以一段温馨的视频拉开序幕,经过两年教学、教研的历练,王蕴娇、王浩岩、姚迪、石佳四位教师,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成功完成了自我成长过程的磨练与进步,正式出师。
随着一个个画面的闪动,4对师徒结对的那些日子里的点点滴滴又一一在脑海中浮现。她们的师父鄂玉石、孟凡玉、苏欢、王昱四位老师上台为她们颁发出师证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纵然岁月更迭,您依旧是我最好的遇见,谢谢您一直以来的陪伴!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两年砥砺,两年奋进,青年教师们在短短的时间内拔节成长,离不开一直以来默默奉献的师父们,他们肩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甘当一架永不生锈的“梯子”,把一个又一个徒弟推向教育的巅峰。校领导们为四位师父颁发荣誉证书。
一组名单:师徒结缘
开场的“出师”仪式为接下来“拜师”仪式做了温馨的铺垫。宋金英书记宣读了学院附小“青蓝之约”师徒结对名单,新的一年共有8名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结对成功。
名师与新秀的携手,是经验与关爱的传递,是生命与事业的延续,是收获与激情的融合,是成熟与积累的再生。
一纸聘书:责任在肩
师父们依次上台,校领导们为师父们颁发聘书,一纸聘书,是对徒弟沉甸甸的责任;一次献花,是对师父深深的敬意;一个拥抱,是附小老教师们履行“传、帮、带”责任的美好体现。没有花俏的仪式,没有高调的噱头,一个信任期待的眼神,一张定格在记忆中的影像,大厅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一声声欢声笑语把本次“青蓝之约”的活动气氛推向了高潮。
一份协议:薪火相传
在全体教职工的见证下,刘骏龙校长、指导教师、青年教师共同签订拜师协议,他们签下的不仅是一份协议书,更是一份承诺,一份责任。这一刻,是新老师成长的开始,也是师徒们结成“学习共同体”、携手共进的起点。
此次仪式后,“青蓝之约”系列活动将陆续开启,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保驾护航,学院附小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精神与信仰就此薪火相传。
一份承诺:倾囊相授
王晶老师作为师父代表发言。王晶老师在发言中郑重承诺,师父们将按照学校制定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扎实工作,切实让“附小师父”的名片亮起来,把“传、帮、带”的责任扛起来,让“教学相长”的气氛活起来。作为“师父”,严格要求己身,要做更高要求的“垂范者”、教学经验的“传承者”、困难问题的“解惑者”、成长道路上的“同行者”。
一份誓言:砥砺前行
窦筱喻老师作为徒弟代表发言。窦筱喻老师首先向搭建平台、提供宝贵机会的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德才兼备、热忱奉献的师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艺只在自身。徒弟们一定虚心学习,用心聆听,刻苦钻研,快速成长。定不辜负师父对我们的厚爱与教诲,不辜负学校领导对我们的关爱与期望。凭好风尽力腾飞,怀信念筑梦前行,用奋斗标注青春,以奋进决胜征途!
一道寄语:殷切期望
最后,刘骏龙校长对本次活动做总结讲话。刘骏龙校长对师徒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具体要求:鼓励骨干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中,关心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发挥示范作用,为徒弟做楷模。青年教师应以指导教师为榜样,虚心好学,主动求教,勤于思考,不断改进,提高教学业务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师徒结对营造的是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的是互学互进的团队、打造的是凝心聚力的文化。作为抚顺市“青蓝工程”品牌工程的示范校,我校将更加积极主动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讲话精神,努力建设一支铭记教书育人使命,甘做人梯,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知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