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学院附小总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纪实学
院附小 王清华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附小党总支以“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学校质量”为中心,以“双五”工程为载体,(即:在学校党组织中,实施五大提升工程,实施组织堡垒提升工程,争当优秀党总支;实施班子服务提升工程,争当满意领导班子;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争当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建设和谐校园;实施制度创新提升工程,创建和完善党建工作新机制。在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中,开展“五个一”工程,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帮扶一名困难学生;每学年度上一节在校内外有影响的教学研究课或写一篇在校内外有影响的论文及经验;为社会和他人至少做一件好事;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至少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力求取得活动实效,典型事例不断涌现。
一、增强党的意识,在树正气上创先争优。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附小党总支建立和完善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实现了支部建设“四有四深入”,即有党支部工作计划、有工作制度、有学习和活动记录、有活动总结表彰。要求党支部工作深入各教研组、深入课堂、深入班级、深入家庭。通过开展讲党课、党员奉献日、唱响红诗、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民主生活会等活动,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在学校的风气越来越好。领导班子能够以身作则,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学校工作能够凝聚全体教职工的力量,不断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同志之间能够多看长处,遇到矛盾互相谅解,面对困难大家共同承担。
二、突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提高本领上创先争优。
学院附小坚持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本领。
(1)充分利用了大屏幕、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小报等各种途径,大张旗鼓地进行读书宣传,全力创设书香校园的氛围,给全体党员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熏陶。
(2)实施“四个为主、四个结合”的读书策略:学习内容以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育经典、名家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主,与博览群书相结合;学习形式以个人自学为主,与集体学习结合;学习时间以业余为主,与课余学习相结合;考核结果以理论指导实践为主,与交流读书体会和检查读书笔记相结合。学校每学期要举办一至二次专题辅导。每学期要举行一次读书征文、读书体会交流活动。每位党员教师每学期写八次读书笔记,每次不少于500字。每个班子成员要做到“四个一”,即做一次中心发言人、做一次辅导报告、撰写一本不少于两万字的读书笔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体会文章。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习行为。一是建立约束机制,加强考核检查。二是建立学习成果交流机制。定期组织党员对学习成果进行座谈、交流、汇报、,畅谈个人的学习体会和收获,以检验学习效果,同时相互启发、激励,促进党组织整体学习氛围的提升。
在读书活动中,全校教师已撰写读书征文97篇,其中有18篇获校级读书征文一等奖,有4篇被推荐到市教育局参加局直单位读书体会交流研讨会。
三、实施班子服务提升工程,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创先争优。
争当满意领导班子的活动中,大力提倡弘扬“两种精神”,即团结协作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强化“三个意识”,即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改革创新的发展意识和争创一流的领先意识;提高“四种能力”,即学习力、思考力、创造力和执行力。围绕学校教育工作的大局,针对全校师生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领导班子能够亲力亲为,在破解难题的同时,锻炼了能力,凝聚了人心。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更换了办公桌椅。按装了两台热水器,为职工涮餐盒和体育教师洗澡提供了方便。不断完善学校的奖惩制度,奖勤罚懒,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以党组织的名义,创办了小报《闪光的足迹》,全体教职工人手一份,每月一期,详细记录了党组织的工作轨迹,大力宣传了党员教师在工作中的典型事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主汛期来临之际,许多中层以上干部,放弃小家顾大家,牺牲休息时间守护校园,做好防汛抗灾各项准备,确保校产万无一失。
在党员干部包保城区和扶贫帮困工作中,党政“一把手” 工作想在前,做在先。今年暑期,校领导又一次率领部分党员代表,前往将军街道亦工社区。将一台打印机和部分打印纸捐赠给对口社区,解决了社区的实际困难。同时学校大队部又组织部分党员教师为2名极贫困的学生送去了600元钱。30多名党员放弃了暑假休息时间,参与学校的招生和新生的培训工作。
三、加强师德建设,在提高教师素质上争先创优。
我校有107名教职工,其中64名党员,占教职工总数的60%,各年级的组长和学科带头人都是党员。我校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为我校的师德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⑴通过建立教师《师德档案》,与每位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开展师德测评,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填写教师职业道德意见反馈卡等活动,规范了教师从教行为。
⑵树立敬业奉献、爱生如子、扎实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典型,去感化、激励和影响校园中的每一位师生,我校64名党员帮扶了近70名学习和生活困难生,在为困难生带去学习和生活的希望的同时,给他们的家庭带去了党的温暖。
⑶开展四种培训,搭建“五大平台”,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四种培训即:以学代训、以研代训、以课代训、以赛代训。五大平台:第一,搭建学习平台。第二,搭建实践平台。建立了学校、教研组、教师三级教研网络,开展了“单元主讲、同课共讲、同课异讲、自主互动”的主题教研活动。扎实开展了骨干教师开放周、教研组“捆绑式”评优、每周抽签听课等活动。第三,搭建了反思平台。第四,搭建互助平台。通过师徒结对、领导跟踪、小组合作、专家引领等形式,进一步加速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速度。第五,搭建了展示平台。开展了以计算机知识竞赛、硬笔书法竞赛、教学反思竞赛、教师说课竞赛、学科单项基本功竞赛为内容的五赛活动及教案、荣誉证书的展览活动。
四、党群共建,在群团组织工作中争先创优。
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服务党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来,为学校内涵发展做贡献。
以创建“五型年组”为载体,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工会工作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我们继续贯彻省、市、局工会提出的“争创五型教研组,构建和谐校园”活动。在争创活动中,我校提出了按照标准——找出差距——改进工作——确定申报目标——写出自检报告——学校检查的思路,按照“五型”标准评选出了我校不同“型级”的教研组,进行隆重表彰。“三八”节活动、踏青活动、喜迎教师节活动、举办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抱球比赛,为教工过一个美好的生日等活动,放松了职工的心情,促进了教职工身心健康,提升了学校整体工作水平。
以“3+1”教育网络为依托,(所谓“3+1”的3是指学校、家庭、社会,1是指未成年人)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创先争优。从构建一个网络、确立两大目标、搭建四大平台到形成一种模式,扎扎实实开展学先进,争先进,收到了理想的效果。